“互联网+”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6-09-26浏览次数:3002

 “互联网+”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

殷学强   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 北京市 100083

摘要:新时期背景下,“互联网+”已经被纳入到政府工作报告当中,并且该模式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。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,教育体制改革成为核心议题,李克强总理也对其作出明确指导。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,在未来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中,教育这一领域势必得到应有的重视。“互联网+”的出现,能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发展契机。
关键词:互联网+;教育体系;教育改革
 
前言: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,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“制定‘互联网+’行动计划,推动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,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,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[1]。”在该计划明确提出之后,互联网+成为时代热门话题,各个不同行业也结合自身状况在分析互联网+的根本含义及核心内容。
一、教育已然成为“互联网+”最受关注领域
“互联网+”的出现,已经在研究领域引起轩然大波,并且根据分析人士给出的发展趋势报告指出,该概念的出现在未来将持续升温,并被应用到各个行业以及领域当中。当然,“互联网+”模式的融合,也将随处可见。但总体衡量与分析,互联网+在教育领域当中的引领作用明显,教育也势必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中最受关注领域。当然,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对教育改革的说明,也为互联网+教育模式得到应有的重视奠定基础[2]。
互联网+是新提出的概念,在该概念提出之前互联网教育的开展已经具备多年的发展历史,这一因素的出现,表明即便我国互联网+计划不开展,互联网教育已经得到探索及应用,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模式下逐渐与大数据、物联网以及教育模式等相融合,成为新型的教育形态,教育行业已经逐渐向着互联网化的方向发展。网联网教育模式已经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提供基础,互联网+的出现,是对传统教育的改革与优化,成为教育改革新的发展趋势。
二、“互联网+”教育模式探索
现代技术的出现与发展,移动互联网技术等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,迅速席卷整个教育领域,掀起了一场改革浪潮。“互联网+教育”已然掀起了一场新型的人机交互、人工智能的操作方式,在变革教育技术的同时也使得传统的教育体制、教育观念、教育方法得到更新,实现了教育体制质的飞跃。
(一)教育平台的提供
我国互联网教育在2012年得到全面的普及,在我国教育领域中遍地开花[3]。互联网教育开展的本质是融合教育及网络的优势,推动教学与学习活动的充分融合,将其作为一种新形态下的发展模式。大型开放式在线网络课程平台,则是“互联网+教育”的产物,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免费性、开放性、互动性以及无限制性等。大型开放式在线网络课程平台的出现,只要运用PC端,注册完成后可免费学习,选择喜欢的课程。但该平台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,授课时间较短,通常仅为十分钟左右,甚至更少,并在课程中穿插问题进行讲解。学生修完课程之后,获得相应的学分,得到开放性的学历证书。对于学生自身而言,这一教学平台与传统的教育体制存在明显的差异,实现了在线教育的深入优化,改变传统教学模式,实现高等教育的转型。
(二)教育信息化
教育信息化是优化互联网+教育的基本内容,能够将现代的信息技术与教育体系深度融合,满足教育改革与发展。教育信息化在网络平台的基础之上,实现教育信息的快速传播,进而通过大量信息的堆积形成系统性教育数据库,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个性化要求。教育信息化同时被称之为“智慧化教育”,该教育的特点主要是讲网络、智能化、多媒体等多项先进技术总结,构建一个封闭的空间环境。满足开放、共享、交互以及协作的基本教育模式,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。
在“互联网+”的推动下,教育平台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共同推动,为传统的教育体系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,褪去陈旧的教育观念、方法,在根本上实现教育体系的深化改革。
三、“互联网+”模式下教育改革新趋势
    结合现代教育模式的发展现状,“互联网+”已然为教育改革做好准备,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,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必将向着更加便捷、高效的方向发展。探索“互联网+”模式下教育改革新趋势,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(一)教学模式多样化
    互联网教育的开展,对传统学习模式与教育体制进行重新构建,制定一套适合互联网模式下教育体制的发展策略,与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同,凭借与网络辅助教学与互联网互动教育模式的融合,实现了教育模式的多样化,体验式教学、协作式教学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存。当然,典型的教育模式还属“4A”教学模式,即Anytime、Anywhere、Anybody、Anyway[4]。表示为不分时间、地点、方式以及任何人的学习方法。该教学模式依然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。互联网+的出现,实现了线上线下教育模式的融合,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明显降低,为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发挥提供基础。
(二)中心教育明确化
    传统教育体系中,教育主题为教师,围绕以“教师为中心”开展授课。“互联网+”对教育体系的优化,将教育中心进行明确,确定与学习者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与教学方法,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年的学习内容,避免教师对课程的被动灌输,并且效果十分不理想。教育中心的明确,教师作为教学辅助者,提供服务职能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,自过程教育本身,逐渐延伸到学习者走向工作岗位与终身需求学习当中。互联网教育的开展,能够运用信息化教育的优势,将各项信息进行汇总,对学生的各项资料与学习行为方式进行总结,进而具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方案,进而更加准确的评估学生,满足“因材施教”[5]。
(三)教育方式娱乐化
    教育方式的娱乐化看似是对传统教育的不尊重,实则不然。目前很多研究领域已经逐渐将教学方式倾向于娱乐化的发展方向,探索游戏学习法。换言之,则是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在互联网模式下学习知识。结合案例分析,在幼儿时期接受教育,通常通过游戏的方式,增加幼儿兴趣,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。但一旦步入到正规教育模式下,娱乐化教育方式被彻底摒弃,致使学习过程十分枯燥。互联网+模式的运用,在互联网平台基础之上,实现娱乐化教育,对更新刻板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方式作用明显。
(四)教育平台免费化
    互联网教育的开展,在借鉴网络化的基础之上实现了跨国家、跨地区、跨校园的发展模式,为面向全面化的学习方式探究新的发展方向,将多方资源与学习模式相结合。基于此,优质化教育平台的提供尤为重要。互联网教育在未来的发展,能够将多项资源进行整合,并非将传统课件照搬到网络体系当中,为教育平台提供免费化的服务,在强烈的学习氛围当中接受教育,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。
(五)移动学习便捷化
    移动学习的变化,主要表现在运用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的实现学习。移动学习的便捷化并非单纯的将PC端的教学资源简单的照搬到移动设备上进行浏览,而是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学习对象差异性,尊重个性化需求,制定教学APP。通过这样的方式,在移动终端发挥出互联网+教育的实际作用,运用学习者的闲散与碎片化的时间,总结学习特性,满足互联网教学实效以及便捷化要求[6]。在未来教育改革模式下,移动学习便捷化,必定能够发挥出自身优势,取得教育实效。
(六)社会认证高效化
    社会认证高效化,主要是指获得学历证书的便捷性,进而满足社会对自身的认可。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下,多数人上大学则是为了获得学士学位证书以及学历证明,为未来的工作提供保障。互联网教育模式下,学习者则希望通过完成某一科目的学习之后,获取相应的授权证书,得到社会认可。这一愿景,可以在MOOC教育平台实现,在未来的发展中,互联网+教育积极探索与多平台相融合的发展模式,建立与工作需求以及学习者需求相类似的教育环境,通过学习,实现社会认证高效化目标[7]。
(七)数据应用价值化
大数据时代,教育全过程将被转化为数据进行封存。网络辅助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,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学习行为、学习过程以及通过学习总结的大量数据能够被准确的记录下来,运用教育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分析,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改善与健全。未来互联网+的快速发展,大数据作为其支撑基础,对教学管理层面的创新性明显,在教学管理创造过程中也将发挥出更多的价值。
具体分析后,互联网+引领教育模式的改革,能够在多方面为教育体系提供优化方法,教育体系的全过程进行改革优化。并能够将多种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融合,最大限度上的发挥出应用价值的最大化,探索改革新的发展趋势。
结论:综上所述,新时期教育体制面临着新的改革,国家为应对新时期教育要求作出具体指导。互联网+的出现实现了资源协调配置,满足国外教育的转型发展,进而确保跨地区、跨时空限制等要求,为教育资源的共享奠定基础。在未来发展中,互联网+必将为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价值。
参考文献:
[1]温建平,张国锋.信息化背景下对我国高等教育现存问题的再思考[J].教育研究,2012,10(03):47-52.
[2]杨东平.试论我国教育范式的转变[J].北京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2,10(04):1-9.
[3]梁林梅,唐卉,洪岩.论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[J].现代教育技术,2012,12(12):5-11.
[4]朱国仁.新世纪国际教育改革发展动向及启示[J].清华大学教育研究,2010,5(03):36-46.
[5]刘莹,任罡,李崇荣,等.建设先进网络基础设施支撑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应用[J].中国科学院院刊,2013,2(04):482-490.
[6]周满生.教育国际化:概念、特征与趋势[J].世界教育信息,2013,5(13):12-16.
[7]李永礼,李川,马章勤,等.泛系教育说: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[J].计算机与数字工程,2013,10(09):139-141.
 

(责任编辑:新通信)